學員粵港澳非遺交流收穫豐

華彩葡韻倡澳建文博區

為持續培育青年文化創新創意思維,認識本土文化和文創產業發展,由中華文化產業促進會主辦,澳門文化局和蔡氏教育文化基金會贊助的“澳門華彩葡韻特派員培訓計劃二○一七”活動近百人報名,最終共錄取四十名學生。

體驗傳統感受非遺 活動邀請了上架木藝工會主任劉德仁、鮮魚行總會醉龍組主任阮炳熙、資深造船業工作者談駿業、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博士孟舒及澳門百利寶有限公司影視製作團隊、該會理事長何偉新等擔任課程導師,並於日前分別完成二階段課程。第一階段課程由五月起為期兩個月,以戶外工作坊為主,安排學員到訪路環荔枝碗、魯班先師木工藝陳列館親身體驗傳統工藝。此外,亦於澳門非遺傳統節慶哪吒寶誕當天採訪和拍攝記錄,令學員感受非遺活動氛圍及文化魅力,了解傳統工藝情況、體驗舞醉龍功架、食品創意設計、影片拍攝製作、文創產業發展等。

第二階段於七月中旬組織學員前往佛山、廣州、香港進行考察,開拓視野啟發思維。延續“非遺協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合作成果,在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安排下,到訪藤王府——南海藤編(大瀝)非遺傳承基地、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展廳、佛山市民間藝術社,其間學員們也參與藤編和彩燈工藝製作,並到訪佛山祖廟及廣東省博物館參觀學習;同時得到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支持,前往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參觀“口傳心授——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香港科學館古埃及文明展覽及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考察西營盤的社區文化。

參考禪港傳承經驗 籌委會成員之一樊子雯表示,佛山、廣州、香港及澳門同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區域,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每個地方重要的歷史文化資源,可藉各地的優勢共同發展。例如本澳節慶文化及旅遊資源豐富,佛山的傳統陶藝發達,可以在本澳的傳統哪吒節慶中,引入佛山石灣藝術陶瓷,製作富有特色的哪吒藝術陶瓷紀念品,能帶動兩地非遺及經濟發展。

另一方面,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的成立及開展的非遺展覽活動使更多人對非遺文化有深切認識,反觀本澳未有相關文博區的建設,建議參考佛山、香港等地,重新利用潛在的文博區域,構建澳門“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保護基地”,進行記錄、傳播教育、創新展銷,並透過基地組織非遺傳承人有規劃地走進社區和校園進行傳承創作,讓更多人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提高傳承人社會地位,傳承本澳非遺文化。

資料來源:澳門日報、濠江日報、現代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