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家倫先生

中華文化產業促進會

創會會長

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七屆立法會議員(直選)

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

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更獲聯合國教科⽂組織授予眾多稱號,至今擁有多張世界級名片,如2005年“澳⾨歷史城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申遺背後有賴得到國家、兄弟省市支持,申報工作得以不斷完善;2009年,粵港澳三地共同申報“粵劇”被列入“⼈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而“澳門教區檔案”及“功德林文獻”分別於2010年及2015年成功申報列入亞太區《世界記憶名錄》項⽬,2017年“漢⽂文書”更列入國際級《世界記憶名錄》;2018年澳門被評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這些都是來之不易的成果。

回顧澳門開埠400多年以來,澳⾨⼀直作為中西⽅⽂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作出多項貢獻,澳⾨有中國領⼟上第一所⻄式⾼等學府、第⼀座⻄洋劇院、第一所⻄式醫院、第一所以⻄⽅金屬製版和印刷拉丁文字的印刷廠、第一封海郵、第⼀部外文辭典、第⼀部⽤活字印刷的字典、第一份出版的外文報紙等。這些歷史的沉澱,也是澳⾨城市形象的瑰寶,在進入新時代發展浪潮裹,配合國家所需,發揮澳門所長,有機結合“中葡商貿服務平台”、“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以及“以中華⽂化為主流,多元⽂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好國家給予的機遇,共建共享。未來,機會與挑戰並存,需要澳門與各地⻘年共同努力承擔,向各國遊客及葡語國家民眾廣泛宣傳澳門“⼀國兩制”故事和“⼈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故事。

何偉新先生

中華文化產業促進會

理事長

中華文化產業促進會理事長

澳門特別行政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北區委員

哈爾濱市海外聯誼會理事

中西文化交匯下的澳門,肩負著雙方文化傳播的使命,從古至今誕生了很多故事,這些標誌性人、事、物吸引著各地旅客前來體驗,旅遊澳門、⽂化澳門、美食澳⾨等,給予新的方式閱讀、挖掘澳門更多可行性,例如大家必到的大三巴,原名是什么?建於那年?歷次重建?雕像、花紋、中⽂的含意?其在東亞國家宗教歷史上擔當什麼⾓色?這些都使澳⾨與眾不同,也是值得細細品味的歷史古蹟,歡迎大家來到澳門,以多一角度串聯澳門與各地人文交往。

最後,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就是創意人才培養,中華⽂化產業促進會透過舉辦不同類型的項目計劃,與各地機構保持聯繫,整合多方資源聚集創意人才,搭建產業配對、文化服務的投資合作與貿易平台,啟發創作人才的潛能和創意,引導他們參與文化產業發展,從而增强文化產業在經濟上貢獻。從歷史文化觀點來考慮,文化藝術活動是人類共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促進社會對文化藝術的氛圍及鑑賞能力,提升整個社會的文化水準和符號消費的能力。並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深入,推行「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進一步拓寬澳門平台作用,歡迎大家抓緊機遇,一起攜手成長。